区域协同救治网络 筑牢胸痛急救生命线

发布时间:2025-09-03  本文来源:   阅读:39

在医疗的宏大版图中,每一次对生命的全力抢救,都是一场与死神的激烈赛跑。


惠济区人民医院作为区域心血管疾病救治的“核心引擎”,自2024年10月建成国家标准版胸痛中心以来,医院始终以“快速诊断,及时救治”为目标,进一步将救治触角延伸至基层,推动下辖8家乡镇卫生院及社区医疗机构胸痛救治单元建设,实现“家门口的胸痛急救”。

图片

朱某,58岁,劳累后在马路边突发胸闷、胸痛,花园口镇44号急救站的急救车快速到达,经出诊医生初步诊断,考虑为急性冠脉综合征,遂立即给患者开通静脉通道、吸氧、完善心电图检查等初步处理,并通过远程心电会诊平台,几分钟内,惠济区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聂代朋就给出了诊断结果--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,通过胸痛中心微信联络群,指导卫生院医生进行初步救治,救护车将患者第一时间转运至我院,在转运过程中,聂代朋主任持续关注患者病情变化,及时调整治疗方案,最终,患者被及时送入导管室,成功接受了介入治疗,转危为安。



盛某,33岁,酒后间断胸闷、胸痛30分钟,自行至长兴社区医院,刚进入急诊门口,患者突发意识丧失,大小便失禁,胸痛单元的医护人员迅速启动救治流程:电击除颤、持续胸外按压、生命支持……一系列抢救措施后,患者意识恢复,并初步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。医护人员立即为他服用了急救药物,并联系了急救中心调度,申请救护车自出。同时,惠济区人民医院值班医生同步启动胸痛中心绿色通道办理流程,专业协同机制无缝运转,为患者抵达后争取了黄金时间,患者进入医院入门至出门时间仅18分钟,DtoW(从医院大门到导丝通过的时间)时间仅29分钟,远低于国家规定的90分钟标准。


图片

心内科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指导

惠济区人民医院“心电一张网”、胸痛单元与医共体的共建,已初步显现成效。这一体系不仅提升了急性胸痛患者的救治效率和质量,更促进了整个区域内医疗服务水平的提升。它强调的是团队协作、信息共享、流程优化,以及对患者个体差异的尊重与关注。在这个体系中,每一名医护人员都是不可或缺的一环,每一次救治行动都是对生命尊严的捍卫。


 在这条探索与实践的道路上,我们携手前行,共创生命奇迹,让爱与希望照亮每一个需要救助的心灵。 


撰稿:刘晓倩


声明:本篇文章仅作健康科普宣传,不含有任何商业广告目的,如有相关疾病,请及时去正规医疗机构就诊,谨遵医嘱。(文章中引用的网络图片如若涉及侵权行为,请联系我们,我们将及时修改、清除。)